志愿实践
【三下乡】 青·敬敷 六载支教续情缘,音乐爱心润心田!
作者:   来源:    点击数:次   发布时间:2024/08/14

7月8日至21日,“青·敬敷”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为爱”二〇二四一分队的十名队员来到安庆市怀宁县腊树初级中学,摇身一变,当起“小老师”,带领该校学生探索艺术的浩瀚星空。

实际上,这支团队和这所学校的相遇可以追溯至2018年。一批批同学加入这个团队,带着共同的初心和目标,接续这段支教情缘,一晃就是六载。今年是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六个年头,他们如期而至,“音为爱”,因为爱。

“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A46EF


初次见面,对于实践团和腊树初级中学的学生们都是一场考验。“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他们对我的回应很少,沟通有限。”舞蹈表演专业2023级的薛佳雅回忆,第一次作为“小老师”指导一群陌生的学生时,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忐忑。尽管能感受到学生们对舞蹈的兴趣和付出的努力,但面对他们内向、不擅长交流的性格,薛佳雅仍手足无措。

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每天逐个送学生放学……支教十几天,得让学生们学到真东西,为此薛佳雅尝试用多种办法与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心中。“老师,能不能给我看一看你们学校长什么样子?我最远只到过石牌镇,再远就没有去过了。”一个小小的提问打破了长时间的沟通屏障。薛佳雅随即拿出手机,向学生们分享她的校园照片和亲身经历,并为学生们描绘大学生活,鼓励他们刻苦学习,走进大学校门。

爱心汇演前,薛佳雅作为舞蹈教学老师,为演出的学生整理衣服,反复叮嘱舞蹈动作的细节,学生们围绕在她身边叽叽喳喳讲个不停。现场,舞蹈《母亲是中华》得到了很好的观众反馈,薛佳雅更是频频点头,为学生们鼓掌喝彩。“真正的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的责任就是将我们所‘受’的教育‘授’给他们。”薛佳雅说。

“像太阳一样照亮我们”

实践团队员们观察到,学生们感兴趣的乐器集中在葫芦丝和口吹琴,但他们平时只能借用实践队员的乐器,或者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进行学习,课后在家练习乐器的机会很少。王乐表示,成员们发现这个情况后,当即决定购置一批乐器,送给选择相应课程的学生。“我将陪伴了自己三年的葫芦丝送给了我的学生,希望这个乐器能继续激发他对音乐的兴趣与热情。”音乐学专业2022级(4)班的王乐说。

C9500

918E9

离别之际,实践团给所有的学生送上文具套装,同时,实践团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十张被认真裁剪过的纸上,有几段稚嫩的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引经据典,这是十三岁的陈雨哲留给每一位“小老师”的信。“老师你的朗诵很棒,虽然我在朗诵方面笨拙了些,但其实我很想学好朗诵……”音乐学专业2022级(3)班的李真如念着陈雨哲写给她的信。

李真如坦言,他们当时选择来到这个偏远乡镇支教,更多是对未知的好奇,“我们在没有踏入这里之前,构思了多种方式去更好地扮演老师的角色,准备传授给他们宝贵的知识。实际教学中,学生也像太阳一样照亮了我们。他们身上纯粹的温暖、对知识渴求的眼神、独立自主的能力,让我深刻领悟到教师的使命和支教的真正意义。”

“五代人的心都留在一个地方”

9290C

99565


“音为爱”团队,是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依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平台建立的品牌教育关爱实践团队。于2018年正式组建,连续六年聚焦于偏远乡镇的青少年艺术教育。该团队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青少年美育发展与成长关爱的活动。

“实践团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教学,带给学生们新颖的教学体验,守好‘音为爱’暑期教育关爱实践团的旗帜。”曾经的队长叶骐致对实践团全体成员强调。他解释,腊树初级中学的学生们长期处于一个缺乏艺术教育的环境中,并且留守儿童比例占六成左右,更需要实践团成员在教学中投入爱心与细心。

一教一学,进行艺术教学;一曲一唱,带去原创歌曲;一练一演,排出满堂成果。“今年我们依旧继承传统,提前半年进行原创歌曲的准备,经过多次修改、打磨,最终将《人民就是江山》这首歌带给大家。我们团队希望以音乐教育为‘桥梁’,实现美育与家国情怀教育的双线发展。”音乐学专业2022级(3)班的李玉祥说。

A99F4

“‘寓教于乐,传播爱心’是‘音为爱’团队的宗旨,团队师生连续四年结合支教背景创作原创歌曲,进行传唱。我们希望以支教的方式填补乡镇艺术教育缺失的空白。”指导教师汪茗燕表示,“音为爱”团队将会继续让更多的学子将专业优势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助力乡镇艺术教育,在基层实践中承担青年担当。(文字来源:王忠妮、叶子怡 图片来源:钱叶彤、张素清 审核:汪洋)


上一条:【三下乡】青·敬敷 撒播非遗种子,传承红色文化!
下一条:【三下乡】青·敬敷 一花一叶绘科普,红脉绿叶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