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用剪纸剪出天安门!”在剪纸课程中,一位小朋友举起手中的剪纸作品向前来支教的“小老师”展示。7月3日起,美术学院“红韵润童心,美育助童行”美育实践教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中心社区委员会,结合专业优势开展美育教学,以美育浸润童心。
依托学院优势 设计特色艺术课程
美术学院设有11个艺术俱乐部,涵盖缠花、剪纸、望江挑花等多种技艺。在美育实践教学开始前,团队队长、设计学专业2023(1)班的董星晨便和学院老师与团队成员依据俱乐部特色,精心设计课程安排。“我们在组建队伍时考虑到学院专业的多样性以及11个俱乐部的特点,从各个俱乐部挑选队员,从而使教学面更广泛,以便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董星晨说。
将课程所需材料整合分类、协商安排分组教学、清扫布置会议室桌面……在每天的教学活动开始前,在大龙山镇中心社区委员会三楼,团队成员都会提前做好课前“预热”工作。在准备就绪后,团队成员纷纷化身“小老师”,等待为前来学习的小朋友进行美育教学。
20多位小朋友来自大龙山镇中心社区的不同家庭,年龄差异较大。对此,团队成员依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理解能力与实践水平调整教学计划,以便让每一位儿童对“美”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美术学院此前开展过许多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在与该年龄段儿童相处这方面能力较强。”董星晨表示,希望在环环相扣的课程中,社区的儿童能够在实践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非遗“零距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漆扇在年初时由于其蕴含的独特美感在社交媒体上“出圈”走红,在暑期美育实践教学课程中,团队成员将这一非遗文化带到了大龙山镇中心社区,让20多位小朋友与漆染技艺“面对面”。随着素扇与书签浸入混合的大漆中,一份份独一无二的非遗作品出现在小朋友手中。“原来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这么好看,我之前都没有尝试过。”在体验漆染技艺后,小朋友们纷纷感叹。
随着剪刀与刻刀在红纸上刻出一道道纹路,不多时,天安门、五星红旗等形象便跃然纸上。“我是美术学院剪纸俱乐部的成员,平时非常喜欢剪纸,在教小朋友时十分得心应手。”设计学专业2023(3)班的葛传毅坦言,在看到原本不会剪纸的小朋友顺利剪出完整作品时,他心中满是自豪,也为小朋友能够初步掌握剪纸技巧而感到喜悦。
赓续红色基因 上好美育“思政课”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留下的优秀文化,青少年这一年龄段恰是人生的筑基阶段,是学习优秀文化的关键节点。”据董星晨介绍,考虑到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他们在设计课程时加入了许多思政元素,并依照社区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难度梯度设置,以剪纸、手抄报与超轻粘土为载体,在美育教育中为社区青少年上好“思政课”。
细笔勾绘雏形、马克笔涂抹填色、彩色纸条花点缀边缘,在“小老师”们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了一幅幅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另一边,两位三年级的小朋友正跟着组内的“小老师”将黄色粘土压成五角星的形状,按次序放置在刚做好的粘土红旗表面。气势磅礴的嫦娥六号、等比例放大的国徽、栩栩如生的五星红旗……随着手指不断捏塑粘土,一份份红色主题粘土作品“新鲜出炉”,引得社区工作人员连连称赞。
“团队的美育实践教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浸润社区儿童心田,他们与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同上美育课、思政课。”团队指导教师陈浩然表示,希望社区青少年能在“沉浸式”体验中欣赏非遗艺术之美,感悟红色文化力量,提高政治素养与文化素养,在增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撰稿:学生记者 罗佳琪 摄影:孙翊轩 葛传毅 董星晨 审核: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