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快讯
他们的名字叫迎新志愿者
作者:   来源:    点击数:次   发布时间:2012/09/14

11日早晨,天还是蒙蒙亮,睡梦中的宋吾能就被闹钟叫醒了,简单的洗漱之后,宋吾能挂好迎新志愿者工作证,和寝室的其他三个室友一块出了门。“我们寝室早在开学前就决定,作为迎新生的志愿者,来一次寝室总动员。”宋吾能说。

9月11日,安庆师范学院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在每年紧张有序的迎新工作中,志愿者可谓是迎新大队伍的主力军。坚守在各处的志愿者成为迎新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感动牌”,“出温情招”

早上六点钟,各个报名点已经是排起了队伍,宋吾能刚来到了报名点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同学,请问你是哪个学院的?我是志愿者,我可以带着你去报名。”话音刚落,宋吾能连忙接过了新生手中的行李。证件核查、签收、发放、收费、宿舍钥匙领取……每一个环节宋吾能都细心的引导着。“把每一个新生都送到寝室才算是结束,经常要扛着重重的行李爬上五楼,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坚持。”宋吾能说。

早上九点钟,报名点的队伍更长了,刚刚将一个新生送到寝室的宋吾能已经是气喘嘘嘘了,这是他接的第四个新生了。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会,从同学那里拿了一粒润喉片又开始行动了。“路上一遍一遍地为新生们介绍学校情况,现在嗓子有点哑了。”宋吾能说。润喉片是专门为志愿者准备的,负责后勤服务的杨峰同学说;“早上准备了五盒润喉片,才短短的几个小时就没有了,这两盒是刚刚买的。”

在报名点有一群志愿者格外引人注意,他们身着统一服装,每个人都有一辆自行车用来接新生、搬行李。一位志愿者介绍,这是政法学院成立的“自行车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负责人江伟说:“政法学院的新生寝室多数在11号楼那边,离报名点比较远,‘自行车志愿者服务队’共52名成员,是刚刚成立的。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我们的效率,还减轻了志愿者们的负担。”

“还没下车就远远地看到学姐学长们站在大门口张望等候,我被眼前的画面感动了……”这是一位刚到的新生的肺腑之言。他说,背井离乡,独自一人来学校,难免孤单,从下汽车到办理各项入学手续,再到陪着买日常生活用品,学长学姐们的热情触动了心底那份感动的情弦。

迎新志愿者中的大一新生

9月12日是新生报到的第二天,迎新工作还在持续着。每一张青涩的脸孔都绽放着青春洋溢的笑容,给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迎新生的接待站中有这样两个人:他们佩戴着志愿者的工作证,却没有穿志愿者的T恤;他们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神情中却也带着刚接触新环境的好奇;他们看起来还有些青涩,却也二话不说地帮新同学扛行李,汗流浃背也毫无怨言。

这两位是文学院提前完成报到的大一新生,在征得文学院志愿者负责人的同意后,也参加进了志愿者服务的行列。

王慧同学来自山西,她说10号就来报到了,“当时新生报到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已经有志愿者开始接待了。”志愿者们热情的接待感动了她,安顿好以后,王慧决定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要将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经过11日一整天的忙碌,现在她可以很熟练地领着新生办理报到手续,告诉他们宿舍怎么走、教学楼怎么走。这个瘦小的女生用行动感动了很多人。

王豪男,来自安徽六安,刚踏进校园,两个热情的自愿者就带着他办理好了各种手续。“我报名参加迎新志愿者,想用这种方式回报帮助我的人。”王豪男说。

傍晚,当夕阳的斜晖映照在整个校园,迎新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志愿者们的迎新热情并未因为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傍晚的凉意愈加燃起了迎新的激情。

全员服务,让志愿成为一种精神

在去往食堂的路上,几名女生正结伴而行。旁边一个前来报到的新生问,“同学,我们是新生,过来报名的,请问新生第一报到点在哪里?”

“嗯,在前面十字路口处左拐,继续向前走,报名点就在右边的安苑食堂一楼那里。我们带着你们去吧。”几名女生立刻帮忙提着行李,带着新生前去报到。一个小时以后,新生顺利地入住了。此刻,几人才想起来本来是准备去食堂吃饭的。

新闻学11级的金慧同学就是刚刚帮助新生报到的一个女生。据她介绍,这次迎新志愿者招募每班只有二十个名额,但是班级报名却有四十人,不得已才选择了放弃。“虽然没有能成为一名迎新志愿者,但是帮人的心意在,我想一样可以帮到别人。”金慧说。

这样助人为乐的同学还有很多,校园里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影子,帮新生拎包、拖行李、介绍校园、解答疑惑……他们或许没有志愿者的统一服装,也没有象征着志愿者的工作牌,但他们说:“行动更重要。”

两天的迎新工作中有太多的感动值得让人记住,67岁的邵大爷——一号楼的楼管,可能是志愿大军中年龄最大的了,已经在学校工作七年了。邵大爷说,他几乎每年都会参加迎接新生的工作,为每一位新生讲解安全知识,告诉他们注意事项,必要的时候还领着他们去报名。“老了,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是一定要把有限的事情做好。”

谈及志愿者这个称号,邵大爷说:“我负责这栋宿舍楼的所有学生,看着他们还是稚嫩的时候进来,然后学业有成地出去。我所做的是我能做的,非要说我是志愿者,那我可能是最老的一个了。”(学生记者 汤玉杰 孙建平 王翠)

上一条:用文明法治凝聚爱国力量
下一条:广大学生用各种形式感谢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