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快讯
16年风雨无阻 我校大学生志愿者用责任浇灌教育“花蕾”
作者:   来源:    点击数:次   发布时间:2019/12/25

“当我们最初的热情褪去,剩下的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安庆师范大学环境与工程专业2018级的朱益斌是校启明星义务支教队的负责人,谈起支教队每周两次前往支教地开展支教活动的传统,他总说:“能够坚持下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永林、百华、总铺……这些社区的名字和去往这些社区的路线对于支教队员来说,早已烂熟于心。在每个周三下午、周六和周日上午,都会有这样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他们骑着单车,分成六支小队,从学校赶往周边固定的三个小学和六个社区。

“从2003年开始,启明星义务支教队就安排固定的学生作为社区助理,定期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迄今为止已经16年了。”朱益斌说,社区助理除了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帮助社区的居民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在每个社区开展“周末课堂”,以一对一的辅导方式,不仅讲述一些课本知识,为社区的孩子们提供学业上的辅导,还通过一些游戏互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浇灌教育之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每周三下午,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会来到这里。”小学教育专业2018(2)班的朱永琪说,在大龙山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七彩课堂”成了孩子们发展兴趣的乐园。她介绍:“我们分设书法、手工、舞蹈、朗诵、绘画、音乐六类兴趣班,每个班级30人左右,其中舞蹈班因为学生数量较多,设置了两个小班。”除此之外,大龙山镇上的永林小学和桃元小学也会有来自安庆师大志愿者们的义务支教辅导。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9(2)班的王浩是“七彩课堂”书法班的支教老师,谈及为何加入支教队,他说:“希望大学里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王浩从小就喜欢书法,并觉得能够用自己擅长的事给予孩子一些帮助感到十分开心。他说:“我们会在课前准备好本节课的内容,在学期开始也会拟定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能认清每一位孩子的面孔。王浩坦言,支教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了不少。“看着他们的字一次比一次写的好看,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除了进行日常的“七彩课堂”,启明星义务支教队还会根据节日策划一些活动,比如开展普法讲座、母亲节的祝福等,这些活动也让日常的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

支教老师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大学生们对于支教的热情却从未减退。截止2019年下学期,启明星义务支教队已有千余学生加入,2019年11月,启明星义务支教队荣获第十二届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称号。

“一个老师或许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而作为支教老师,不仅仅是自我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于社会的一种回馈。”朱益斌说,启明星义务支教队会将这份责任一直传递下去,让教育之花开的愈加灿烂。(学生记者 邓宇)

上一条:27名学生冬夜手捧热茶 感谢校园里的守夜人
下一条: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举办第十四届“紫藤花”迎新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