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实践
【三下乡】邓石如书法班在社区上多彩党史课,让“红心”引领“童心”
作者:   来源:    点击数:次   发布时间:2021/07/23

讲故事、做手工、唱红歌……一节节党史教育课在小小的社区活动室里“活”起来。7月16日,安庆师范大学邓石如书法班教育关爱实践团走进吴樾社区,多种形式开展党史教育课,让红色教育入童心。

党史教育从娃娃抓起,红色精神深入童心

“这节课,我们不讲语文不讲数学,来讲几个革命先辈的小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结合《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大鸾——周恩来童年读书的故事》《觉醒年代》等红色影视作品,教育技术专业2019级的范静怡通过分析剧中的情节、着装、表情和对话等细节,带领小朋友们从革命先辈们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学习党史知识,让孩子们感受更加生动、有温度的历史。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跟着动画片学党史更有吸引力,也更能感同身受。通过这种方式讲党史,连平时调皮的小朋友也安静下来认真投入学习。”范静怡表示,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课上展示的视频都是经过筛选和剪辑好的,更具知识性和代表性。

“兄弟双雄”陈延年陈乔年、“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党史知识课上,范静怡从历史人物切入,通过一个个动人、鲜活的小故事,将历史人物的“点”梳理连成一条党史发展“线”,帮助孩子们了解党史。

“孩子们很喜欢听故事,直到下课之后还围着我继续追问革命先辈们的故事。”范静怡表示,自己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一股红色精神,播下一颗红色种子,告诉孩子们:历史不能忘记,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DIY泥塑庆党百年生日,小手送上大祝福

“我做的是生日蛋糕送给党!”“我的礼物是飞上太空的宇航员!”生日蛋糕、天安门城楼、小小宇航员、带红领巾的少先队员……

一件件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在小朋友的手中创作完成。他们的小手捧着做好的泥塑,迫不及待地向老师展示自己为党的百年华诞准备的小小礼物。

“大家要先把黏土揉搓定型再进行刻画和压纹,才更容易做出好看又牢固的作品……”小朋友们在了解了揉搓彩泥的方法技巧及制作过程之后,通过一步步的揉、捏、刻、贴等动作,制作出他们最想送给党的“生日礼物”。

在老师的指导下,四年级的张景轩和小伙伴共同完成一幅较为复杂的彩泥画。当问到做这幅画的原因,张景轩说:“因为共产党很辛苦,我的妈妈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想把这幅画送给妈妈。”

“党史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想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用党旗、党徽等具体的标志在他们心中树立党的形象,同时也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释放天性。”实践团负责人舒海冉说。

红歌教唱:童声稚嫩,童心向党

“这首歌啊,最初的名字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大家猜一猜它为什么改名字呢……”

传媒学院合唱团成员马一丹担任孩子们的音乐老师,教唱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课程的开始,马一丹并没有首先教唱歌曲旋律,而是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带领小朋友们了解了歌曲创作的背景和历程,重温党的历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孩子们稚嫩清脆的歌声飘扬在小小的社区活动室。马一丹逐字逐句地进行教唱,并耐心地纠正音准,她告诉小朋友们:“朴实的歌词讲述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赞美,这是一首发自内心的赞歌,最重要的是唱出气势,唱出自豪感。”

二年级的汪梓萱很喜欢唱歌,每次都期待音乐课的到来。在独唱环节,她勇敢地第一个站起来。她说:“上了这次音乐课我才知道原来歌曲的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自己以后要多多学习。”

一堂音乐课也是一堂沉浸式的党史教育课,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歌词,唱出了孩子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一张张温暖美丽的笑脸,展现了孩子们青春向上的活力。通过教唱歌曲激发出小朋友们对中国共产党创立新中国的感激之情,在润物无声中将红色基因根植到小朋友的心中。

(撰稿:马一丹摄影:马一丹赵丹审稿:方蓬 陈东)

上一条:【三下乡】校团委慰问邓石如书法班教育关爱实践团
下一条:【三下乡】暖心又暖胃 安庆师大学子为留守儿童做“爱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