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路口》参加全省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
10月29日下午2:00,天正下着小雨,离“青春•理想”安徽省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开演还有半个小时,校党委书记何小祥、副院长闵永新、文学院院长方锡球等领导就来到了安徽大学的艺术楼。在这次展演上,我校文学院学生的自创话剧《路口》,是三个展演的剧目之一。在此前的全省大学生自创话剧比赛中,它荣获了甲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程艺,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郎涛、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春、省教育纪工委书记王宜、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李国阳及相关学校的领导出席观看了展演。
展演开始之前,程艺厅长发表重要讲话,他高度评价了本次大赛的参评作品,认为这些由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大学生多彩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大学生用于创作的精神;同时,活跃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展示了我省高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广大学生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教育”。
“青春•理想”安徽省大学生自创话剧比赛启动于今年3月,由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团省委共同承办。学校高度重视本次比赛,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何小祥亲自挂帅担任组委会主任,院长朱士群和副院长闵永新、张群、汪时珍等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和研讨会,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从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文学院具体承担了排演任务。
路口,是展示青春的地方
大幕渐开,灯光骤亮,一张桌子,一本日记,三三两两的学生,一场关于路口的故事开始了。
大学即将毕业的主人公陈家伟,在石坪村小学三个月的支教生活中找到了自我,毅然放弃高楼大厦的城市,放弃高薪的工作,决定留在石坪村,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恋爱了四年的女友偷偷为家伟投了毕业简历,希望他能改变决定走出农村。“城市没有我不会改变什么,可是石坪村不一样,我要留下来,带着孩子们走出去!”舞台上话音刚落,台下不少观众开始擦拭眼泪。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陈家伟的决定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从未打过儿子的父亲甚至打了儿子一巴掌。矛盾纠结的父亲放声痛哭,却解开了他埋藏了多年的心结。父亲年轻时只身去了边疆支教,留下了妻子和只有5岁的儿子。不幸妻子重病,父亲赶回来却未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厚厚的日记本成了妻子唯一的遗物。他后悔不该一人抛下妻儿远去支教,因此竭力反对儿子重走他的路。
儿子鼓励父亲面对现实,为父亲读一直未敢看的日记本。最终父亲打开了心结,同意了儿子的决定。
“我回来了,石坪村的同学们。”大幕缓缓落下,台下掌声一篇。
“没想到这几位演员这么会赚我们的泪水,人物情感拿捏的很到位,你看主持人和我们一样哭了呢。”观众莫冬霞一边擦着泪水一边说。
我的话剧,我的奋斗
“这个历时两三个月,几十人不停努力,来回‘折腾’的话剧,终于结束了。”话剧社社员宛俊说。在结束展演回校的路上,宛俊沉沉地睡着了,所有人都理解,这个小伙子为话剧付出太多。
破旧的土布鞋,花白的头发,拖着一条没有知觉的腿,在石板上抽烟,思考着孩子们的前程。烟未灭而泪先流。《路口》中这个言语不多的收发室老教师,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透露着情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扮演者,是话剧社中年龄最小的宛俊。
这是一个戏份很少的角色,但却让宛俊花费了许多心思。为了演好跛腿的老人,每次排练时,宛俊都会在右腿的膝盖处缠上厚厚的胶带,使自己的腿不能弯曲。每次排练结束,右腿都被胶带勒得发青,甚至失去知觉。“他们都劝我放弃这种办法,只是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这样虽然辛苦点,但是有效果。”宛俊说。
现实生活中,宛俊从未接触过与戏中老教师相似的人,对人物性格的揣摩根本无从下手。为了把握好老教师的心理,这个90后的小伙经常往附近的农村小学跑,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和老教师交流。在征得当地老师的同意后,还亲自为学生上课,体验了当老师的感觉。“知己知彼,这样为了能更好地换位思考。”宛俊说。
“所有人为同一件事情而努力是幸福的。”宛俊总是可以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理由。
原创,话剧的名字
风风雨雨走过32载,安庆师范学院话剧社一直把原创当作话剧的灵魂。“只有原创的才可能创造出经典。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相同,我们观察他们,用我们的方式把他演绎出来,原创来源于生活,其实并非很难。”话剧社社长姚爽这样说。
《路口》的编剧盛卿姗就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她说,话剧就是放大的人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舞台。她喜欢穿梭于不同的人生,演绎各样角色,表演让她快乐。《路口》创作的灵感源于她曾经看过的一篇新闻报道,两名大学生走进大山进行支教,因为有事不得暂时离开,临行前他们告诉孩子一定会回来。孩子们相信了老师,可是他们却再也没有音信。孩子们一直没有放弃希望,经常给他们写信。盛卿姗说,她最忘不了信里的一句话,“老师,你是个大骗子”。于是,她想让这个遗憾在创作里得到弥补,也借此告诉大家,要坚守住自己的信念。
“有一次因为太投入角色中,竟然泪流不止,把我们话剧社其他演员都吓了一跳。”盛卿姗说。汇报展演上,他们用真诚深情的演出告诉观众:人生每一次选择,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自己选择,要为自己而活。而盛卿姗的选择就是一切为了话剧。
话剧社的作品获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7年,话剧社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追逐太阳的孩子》,在全省大学生话剧节中荣获一等奖,并作为优秀剧目参加了展演。剧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西部计划”号召,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的故事。为了编演好节目,话剧社十几个同学通宵商议剧情,前后五次易稿。他们几乎放弃所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全身心投入了话剧排练中,甚至部分演员带病坚持排练。
前前后后,这个小小的话剧社已经流动了数百名学生,他们在这里得到锻炼,在这里得到成长。虽然很多人已经毕业,但他们留下的那些经典原创,《人质》、《立秋》、《路口》……,却一直在校园里广为流传。(文/.学生记者 汤玉杰 图/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