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青风采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我们家的70年
作者:   来源:    点击数:次   发布时间:2022/08/07

70年,一个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的数字,却是我们家的一部发展史,一部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算起的发展史,一路风雨艰难,但又坚定信念高歌前进。

孝行沐浴伴成长

爷爷是1950年出生的,7岁时爷爷的母亲得了肺结核,即人们口中常说的痨病。由于当时医疗技术水平有限,肺结核没有办法医治。爷爷在学校表现好,老师推荐他去开积极分子大会,学校补贴了3块钱,爷爷哪里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买糖果吃,得留着给生病的母亲买肉补身体啊!

早晨5点钟就站在村口等着卖猪肉的板车来,冬天的太阳升得迟,天还是漆黑的,吹着刺骨的风竟也不觉得冷。如果非要问为什么,那是急切的心,怕错过买肉的时间,也怕买不到好的瘦肉。那时候贫穷的家里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这一次,别提有多激动了。卖肉的大爷问:“娃,怎么这么早在这里等着买肉呢?”爷爷不假思索回道:“我想买肉给我生病的母亲吃!”大爷心地善良,特意挑了一块好的肉,还多放了一小块。

2018年,有4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爷爷病情突然间加重,命悬一线被送往医院救治。远在千里之外务工的大伯、叔叔和爸爸连夜坐车赶回来。爸爸和叔叔他们轮流照顾着爷爷,陪爷爷聊天,给爷爷擦拭身体,到饭点的时候打着爷爷喜欢吃的饭菜。整整三个月,爸爸和叔叔们轮班陪护,都没有提过累字,倒是从他们口中听到了自己身为儿子却没能给父亲一个好的老年生活而愧疚。爸爸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爷爷是真的老了,那么轻,那么瘦。”我鼻子一酸,眼泪就直打转,我心疼不善言辞的爸爸会说这样的话,也心疼时光催人老的爷爷。

手足情深互帮助

爸爸兄弟四个,排行老二。大伯、爸爸、三叔年龄相差不大,四叔年纪稍小,成了团宠,三个哥哥到哪都把他护得紧紧的,生怕别人欺负了他。

三叔有一年被传染得了肝炎,据说吃猪肝效果最好。爸爸和大伯一放学就钻到塘里、泥沟里摸鱼捉虾,常常弄到深更半夜。下雨天更是干得起劲,因为这时候是捕捉的最佳时机,浑身淋得湿透,雨水从头顶落下,二人却是一路有说有笑。第二天又早起去集市上卖个好价钱,买了当时价格涨得离谱的猪肝,价格是肉的四倍有余。余下的钱买了奶奶爱吃的柿饼,爷爷爱吃的绿豆糕。

大伯学习成绩很好,因为高中学费太贵不想加重家里的负担,于是选择辍学打工,三个弟弟跟着后面劝说。爸爸说自己可以去学一门手艺,还能养活自己,不念书就不念书。三叔说自己想当兵,对上学没有兴趣,念书还得大伯来。其实都明白,当兵会有补贴,在部队吃喝都是免费的,还能帮衬家里。四叔说自己就不是读书那块料,成绩也不好。四个人都有自己对未来出路的打算,可是何尝不是牺牲自己才想到的在外人看来“完美无缺、言之有理”的法子。大伯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般要出去打工,可是爸爸说那一晚大伯一夜没睡,把头蒙在被子里到天亮。大伯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眼圈是乌黑乌黑的,一天都没有说话。

吃苦耐劳创生活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有四个孩子,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饲养的家禽也都是卖了换钱,逢年过节才吃得上肉。奶奶常在我耳边念叨:“新老大,就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这话可是完美在我爸爸和叔叔身上诠释了。大人的衣服改改就能给小孩穿,偶尔买衣服鞋子都是大了好几码,因为还能多穿几年。爸爸和叔叔他们也不知是长到多大才有合身的衣服穿。

改革开放后政策形势一片大好,爷爷奶奶干脆承包起了鱼塘。晚上有小偷撒网捕鱼,稍不留神就损失不小,爷爷便在鱼塘边上搭了一个简陋的没有门的草屋,旁边还拴着看家狗老白。一年四季,风吹雨打,就守着鱼塘和棚屋。收益可观,光景一年年变好。但是也就是那时候积累的病根,得了慢性支气管炎和关节炎,身体大不如前。

可是没有办法,四个孩子要成家立业,盖房子娶媳妇一样也不能少。爷爷奶奶那是拼了全部力气来担起重担。我曾问过奶奶为什么不选择把孩子送人,她说:“舍不得。”所以吃尽了苦头,历经了坎坷,才把他们拉扯大,还都念到初中,算是学了一点知识,总比文盲好。

后来果真如此,兄弟四个都有各自家庭,也有了我们小一辈六个孩子。现在的我家发展成十六口之家,人口庞大。我们小一辈没有经历过老一辈他们那个年代的穷困生活,也没有体验过他们的苦难经历。惹得爷爷奶奶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是羡慕,不禁感慨:“要是以前的医疗条件像现在那么发达,你的太太就不会那么早就走了;要是以前生活水平像现在那么高,就不会营养不良了,现在餐桌上每天都和过年似的;要是以前经济情况好些,你爸爸他们就都能继续读书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经济到文化、科技。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迈入小康社会。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奋斗发展史,家国风雨一路同行,我家的70年紧紧镶嵌在其中,千千万万个和我家一样的平凡之家共同折射最灿烂的光芒。

(撰稿: 宋春洁)

上一条:自强之星丨2022年度“安徽省大学生自强之星”人物事迹——岂泽华
下一条: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老照片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