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
著名学者鲍鹏山做客敬敷大讲堂畅谈“大学之大”
作者:   来源:    点击数:次   发布时间:2018/11/12

“孔子是全人类最早的大学创办者,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老师。他创立了对我们而言特别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人生资源,也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近日,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上海开放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鲍鹏山教授做客安庆师大敬敷大讲堂,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孔子和他的学生”的专题讲座,他围绕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的故事阐述了教育的意义。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很多学生站在过道上听完讲座。

人要“笨”一点,执着做事,就会一条道走到“亮”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鲍鹏山介绍,孔子早年虽然做过官,但他真正的志向在于追求知识和学问,十五岁便立志学习,不曾改变方向,最终一条道走到“亮”。“人们常说,一条道走到黑。实际上,我们矢志不移地朝着一个目标做下去,是一条道走到‘亮’,迎来的是一片光明。”

鲍鹏山认为,“笨”一点的人更容易成功。“笨一点的人能够在一件事情上坚持下去绝不动摇,所以他容易成功。太聪明的人总是会发现更容易的、更省力的事,于是不断地改变,最后一事无成。”鲍鹏山告诫学生,要善待和管理好自己的聪明。“分叉的树长不高,人生走向成功没有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不走弯路。”

大学之“大”,不是专业技能,而是情怀和境界

“孔子虽然教弟子‘六艺’,但在《论语》中却没有任何记载。唯一记载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鲍鹏山介绍,樊迟向孔子请教怎么种庄稼,孔子对樊迟说:“你要想学这个就去问田里的老农吧。”樊迟走后,孔子对着他的背影说出三个字“小人哉”。“孔子并不是歧视农业劳动,而是告诉樊迟,你问的那个是专业技能,而我要教你们的是担当天下、担当道义。教育带给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生境界,教育者应当做学生人生方向的领导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给别人如何谋生的技能。”

“樊迟曾经三次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也回答了三次,但答案都不相同。”鲍鹏山认为,孔子教给学生的并不是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如何思考和判断。“何为‘大学’?就是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的人格、境界和心胸大起来,这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带给学生的。”他希望大学生毕业后不仅带走一份毕业证书,还要带走一份有担当的情怀。

老师会教,学生会问,方能教学相长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教育弟子应当把正道放在心上,不主张弟子崇拜鬼神邪说。”鲍鹏山说,老师站在讲台上要知道讲什么不讲什么。谈及对教育的理解,他认为是“唤醒”二字。“孔子让弟子读诗经,是为了唤醒弟子的生命,改变学生的气质。”鲍鹏山说,老师的教诲和影响很重要。老师要能感动和激发出学生内在的生命力,让学生有追求人生的情怀和动力,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现代的大学生只会问老师考试范围和考试题型,而樊迟却问孔子如何提高品德修养、改正邪念、辨别迷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能够让人终身奉行而不犯错,孔子都给出了回答。”鲍鹏山认为,会思考会提问的学生对老师而言也很重要。学生给老师压力,老师遇到难题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我看过鲍老师的《百家讲坛》,自己对孔子也有一些了解,老师的讲解联系实际并且生动有趣,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小学教育专业2016级的章云坦言,自己将来也要成为一名老师,今后应当在专业知识和职业情怀上做更大的提升。

“2000多年前孔子与学生的相处模式是非常高尚活泼的。”鲍鹏山说。“我希望今天的教育者也能够传承这种美好的形式,不要让教育变得枯燥无聊。”

讲座由安庆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主办,文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方锡球主持讲座。他认为,“师生关系是大学里最普遍的一种关系,鲍老师对孔子的讲解有深有浅,有现实针对性,展现了师生关系的高尚和优美,给了我们面对未来的灵感,也启发我们重新考量教育者的人格和境界。”(文/学生记者 胡雅丽 图/莫生歧)

上一条:中国韵文学会会长钟振振教授做客敬敷大讲堂畅谈宋代科举制
下一条:“网红”教授戴建业做客学校:幽默解读的背后是读书的积累